第一次出国
25 年初和同事去了日本玩。晚上出发,早上六点,随着日出到了成田机场。
由于是正月,机票跟淡季比起来贵了好些,选择了凌晨两点的飞机出发。深夜的浦东机场空荡荡的。虽然是红眼航班,但是这班飞机还是满满当当的,而且不单有我们这种年轻人,还有些带小孩或者父母的人。而且即使作为春秋廉航还有不少带了许多行李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点的航班没啥选)。年轻的话我觉得这种航班其实也不错,飞机不像高铁,即使两三个小时的航班也差不多要花大半天时间在路上了。而且夜色中出发远行更有意境。
东京都
旅行的第一站是浅草,从成田去浅草的路上,经过的是一路的农田。天气非常好,万里无云。浅草那里是一条商业街加一座寺庙,我们到那九点不到,店铺很多都没有开门。浅草寺也是个佛教寺庙,和国内的寺庙大体上的体验是差不多的。不过它那建筑的主体是红青金三种配色,在我去过的国内的寺庙里很少有青色的使用,大多是红黄色的,可能是宗教上的差异。而且国内的山水设计和日本那边枯山水的风格差异就很大了。就当然也少不了日本特色的鸟居、求签、御守。
从浅草出来之后,步行到晴空塔。经过东京最主要的一条河,隅田川。
隅田川
来到晴空塔上看鸟瞰,就会感受到东京一望无际式的摊大饼。看起模拟城建游戏里高密度画格子画出来的模型的感觉。那天的天气很好,可以一直望到远处的富士山,
东京远眺,富士山
东京鸟瞰
中午在晴空塔下吃了一顿寿喜锅。下午是二次元圣地⸺秋葉原。基本都是 ACGN 和数码相关店铺的商业步行街。街头会有很多揽客的日本特色女仆酒吧、咖啡店,主要就是买饮料消费,和店员聊天,外加经典的拍立得、合影、签名。
作为二次元圣地,有很多二手 ACGN 周边商品的店,可以淘到很多几百日元的轻小说、漫画、动画的 CD BD DVD,可以在里面带上一整天。感觉要是在日本生活可能屋子就要堆满这些二次元小垃圾了。不过秋叶原的店里好东西基本早就被捡光了,到二次元浓度低一些地方的店就容易捡漏。
秋叶原
晚上去吃了日本的连锁咖喱,经典预制咖喱,吃起来味道和国内的一些日式咖喱味道差不多。在东京住的是家港区有些年头的酒店,从窗户还可以看到东京塔。
东京塔
第三天,渋谷著名十字路口。不过我们去的比较早,除了主街道上的,小巷内的人并不多,很多店都才在准备开门。在涩谷有很多地下偶像演出,外表看起来是个普通盒子建筑但里面却是个 live house,这种演出通常是买一杯饮料作为入场券,再挣钱就靠偶像自己卖周边和握手券了。一般会有十几二十个团体(不少人是身兼数团)从中午一直表演到晚上。
涩谷著名路口
中午在涩谷吃了烧鸟⸺日本的烤串,不过日本的烤串腌制调味的不多,肉是比较原始的味道。晚上去了新宿,著名的歌舞伎町一条街,不过可能受限于法律,街上招牌最多的是牛郎店。晚饭吃的寿司,是一圈围着厨师座,自己在纸上写订单然后他直接做了放到你面前,不过我也吃不出这鱼肉生的比熟了的好吃在哪里。
镰仓与江之岛与大海
第二天是鎌倉和江ノ島,天气依然非常好。
在东京站坐 JR 去镰仓,不像国内的地铁,日本很多站台基本是没有屏蔽门的(这性质上算火车,没有也正常),例如我们第一天在成田坐车就遇到了人身事故的晚点。
电车
镰仓算是旅游城市,有很多日本的学生组队游玩的,可能这就是他们的修学旅行。江之岛虽然就在边上,但和镰仓其实算是两个市了,有一条江ノ島電鉄線连接。这是一条单线铁路,两节编组,在海边和居民区中穿行。而且这里很多站都是迷你的无人车站,而且可能为了方便一日券的旅客,闸机都没有围栏,买不买票就全靠自觉。
江之电
从镰仓出发坐一段路就到了海边,虽然我也勉强算是在海边长大,但是浙江的海,受到地理因素影响,那就是黄泥水。当我们在稲村ヶ崎下车,路口转角,迎面而来,豁然开朗的感觉。第一次看到真正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大海。沙滩(不知道为啥是近看沙子其实是黑色的)、蓝天、海鸟(竟然是老鹰)、海浪和吹来的海风,再来几棵棕榈树就是完美的大海刻板印象了。
大海
大海
大海⸺沿海公路
中午吃的算是西餐,鲷鱼板栗番薯煲饭,他那饭还是现煮的。下午到江之岛岛上,有一条商业街从桥方向笔直延伸到山上的神社。山顶有一个观光塔,可以俯瞰整个海岸。
大海⸺悬崖
大海⸺夕阳
鸟瞰江之岛海湾
新干线
第四天坐新幹線前往京都,日本的高铁,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坐的 N700S 的窗户就只跟飞机窗户一样点大。不过日本的线路修的早,转弯不但半径小速度还快,虽然运行时速只有 285km/h 但乘坐起来比国内更具速度感。
新干线
一户建
雪
东京到大阪方向的路上可以近距离看到富士山,可惜那天的天气不太好,下图中云后面隆起的那座山就是。
富士山
京都与大阪与奈良与宇治
东京到京都要差不多两个半个小时,到那边已经是中午了。中午吃了猪排饭,炸猪排和炸虾,配包菜丝和蘸酱。因为第二天就去大阪了,所以只去了千本鸟居⸺伏見稲荷大社。那里是神社里的一座山,爬山路上全部立满了鸟居,基本整座山的路上都占满。而且还有不断新立的鸟居,大多都是一些公司赞助。
千本鸟居
京都鸟瞰
这条河就是鴨川,不过动漫一些著名场景还需要到上游一些的地方。而且那二次元里的滤镜感觉有点重啊。
鸭川
在京都晚上吃的是乌冬面,他的那个汤感觉是勾了芡的。
最后几天是大阪和附近的奈良和宇治。从京都坐近鉄京都線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就到大阪了。到酒店也差不多中午了。大阪就和前面几个城市很不一样了,那个路修的横平竖直的方格子,主干道不但宽甚至还有绿化。而且大阪人坐扶梯是左行右立的,就故意和东京反的么。中午吃的大阪烧,这个就有些不太吃的来了,是一团面糊裹上菜放铁板上煎,主要是它这个是厚的就内外口感不太一样,而且我还点了个牡蛎大阪烧,味道就更一言难尽了。
大阪著名广告位
大阪天守阁
大阪
在大阪主要就逛了心斎橋和大阪天守阁,在大阪的二手店里又去淘了些动漫 BD 和 CD。晚上吃的是烤肉,这和国内就一样了。
第二天是奈良和宇治走马观花。在奈良喂一喂公园里的鹿,那些鹿觉你身上有鹿饼就会来啃你。中午吃的是鳗鱼饭,他有松竹梅(上中下)三等,虽然也没吃啥差别。这种鳗鱼大概都是预加工好的,和自己做可能还是加热手法上的差别了。
下午去宇治转了一圈,因为原定计划没有宇治,就在宇治就买了丸久小山園的抹茶,压了会马路。那家抹茶店藏在一片居民区里,它的茶叶也种在居民区里。不过它的店是非常刻板印象的日式庭院风格。
小山圆
宇治川
最后傍晚回到大阪,晚上体验了正统女仆咖啡店,主要是点餐和结账的时候会聊聊天,然后上餐的时候会喊萌え萌えキュン、おいしくなれ的尬中尬咒语。在之前还吃了一顿麦当劳,作为国际连锁,价格和国内基本是差不多的,但餐品选择比国内的要多。
后记
走在街头,暂时忘却工作生活的琐事,感觉人生的惬意不过如此。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够走遍世界。
物价
就日本大城市旅游来说,消费大约是比国内一线城市旅游略高一些的水平。
如果是按赚日元花日元来看的话,根据 doda 的数据,平均年收入 4.26 万百円(因为日元最小的单位就是 1 円,为了避免看起来数额过大,下文中日元会以百円作为单位),平均到每月是 3550 百円(假设是税后)。电车起步大概 1.5 百円到 2 百円这样,像机场到城区以及卫星城近郊大概 8 百円到 10 百円这样。从东京到京都的新干线花了 137.7 百円,里程大约是五百公里。平常吃饭可能从 5 到 10 百円都可以解决,一般饭店大概 10 到 30 百円(不过这就没有上限了)。个人租房的话根据网上是 700 百円到 1500 百円不等。这些都是赚日元花日元,但购买国际化工业品的话,全球一个价,就全靠货币价格了。当然作为结束高速发展的国家,不是所有人都能维持高储蓄率的,同样日本也很少有能赚取超额利润的行业。但要说普通民众生活都很好也难说,下限高但上限也低。只看收入与物价,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其实也可以摸到这个水平。也正如所谓的日本人不吃饭,韩国人不睡觉,中国人不休息。
无现金支付
在国内可以说 19 年后我基本就没有使用过现金了。在日本其实除了一些贩卖机和小摊小店,也都是可以不用现金了。在成田机场刚出入境检查,就在自动贩卖机上体验了一下 Apple Pay 的 Suica。不过他们这自动贩卖机真是密密麻麻支持了一箩筐付款方式,现金、银行卡、IC 卡、本土的移动支付以及支付宝和微信。我觉得体验最好的就是 Suica 这类 IC 交通卡了。一是作为 NFC 技术的卡,我的 iPhone 不需要联网(甚至没电了也可以)就可以使用,当然实体卡也可以做到,但是虚拟卡只要有网就可以充值,也没有整倍数金额的限制,实体卡只能线下充值还得要现金;二是不只有坐车可以用,便利店,麦当劳以及一些贩卖机都可以用。至于吃饭购物,对于东京大阪这种大都市,作为一般游客会去的地方,可以说九成能用国际银行卡,八成能用支付宝,七成能用微信。
电车
虽然说日本电车系统复杂,特别是东京那电车路线图跟蜘蛛网一样,但是感受下来,只要按照软件导航走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日本有专门的公共交通导航软件,我用的是 JR 东日本 APP(相比其他几家,这个界面做的好看一些,而且没有收费功能,虽然相比其他几个功能简单些)。日本的电车其实对应到国内的火车更为合适,会公布所有车次的时刻表(国内的地铁大都不公布),有大量的快慢车、跨线直通车,再加上不同的电车线路有不同的公司运营,要人脑规划还是有些太难为自己了。因为有具体的时刻信息,所以 APP 基本可以非常准确地给出每个行程到达各个站点的时间,而且他们连换乘走路的速度甚至都还有四五档可以选择。
日本的电车坐垫都是布的坐垫,而且还会有暖气从座位下面吹上来。之前说日本的电车(地下铁是真地铁)其实算是火车,所以基本都是在地上或者高架上的。地上的行驶列车,自然光、窗外的景色、在城市间穿梭才有旅行的感觉。地下的那就是上下班早晚高峰的感觉。
从成田机场出发,乘坐成田空港線的アケセス特急到浅草,这里就有一个日本电车有意思的地方了,这个车首先沿着成田空港線行驶到京成高砂駅并入京成本線,然后在青砥駅转入京成押上線然后到押上駅连接到都営地下鉄浅草線运行。然后复杂的地方就来了,在成田机场按照班次不同会有四种不同路线的车:
- 京成上野:这是スカイライナー特急,不在青砥站换线,沿京成本线到底;
- 西馬込:浅草线开到底;
- 久里浜:浅草线在泉岳寺駅转入京急本線,然后在堀ノ内駅转入京急久里浜線,终点到京急久里浜駅,这把京成、浅草线、京急三条线路差不多从头开到尾了,耗时两个半小时;
- 羽田空港第 1・第 2 ターミナル:这是在京急本线上的京急蒲田駅转入京急空港線,联络成田和羽田两大机场,耗时一个小时三刻钟;
- 京成高砂:就开到与本线合并处;
日本这发达而复杂的电车系统对于交通爱好者来说这正是太酷了,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不适应的人来说确实有些为难了。
番外:关于换乘信息查询软件
后来研究了一下,发现日本其实有好几个换乘信息提供公司:ヴァル、NAVITIME、ジョルダン和駅探,其中 Yahoo 和 JR 东日本的都是ヴァル公司提供的支持。光是个交通换乘查询就能养活这么四家公司,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统那确实得是挺复杂的了。没有财政补贴,日本公共交通比较贵(赚人民币花日元来说),东京都内 JR 起步 146 円,东京地铁起步 178 円,大阪地铁起步 190 円,京都市营地铁更是 220 円起步。而且一堆线路不同公司,有许多定期票、通票,使用 IC 卡和购买实体票最后结算价格也会不一样,可能就是需要复杂软件精细计算吧。
翻译
对于地名和与铁路相关的词,非标题中的首次非词组出现为原文。